步行到底走多少步好?走路到底有多少好处?
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 ,日行万步,走了18年,告诉我们:走路原来那么重要!
元旦前后,辞旧迎新的几天 ,正是我在云南腾冲茶马古道和许多朋友一起徒步的时候。我日行万步路进入第19个年头 。过去的18年如一日,从无一天懈怠过。
从腾冲回京稍事休息,又来到海南风景秀丽的陵水。1月7日半天一口气攀了三座山。2018年“五一 ”长假在地无三里平的贵州爬了一周山;“十一”长假到斯里兰卡攀狮子山 。每日的步数也从一万二增至一万五 ,下半年每天不少于一万八。
谈起日行万步路,最常见的误区是“走好了心脏,走坏了关节。”我用自己的18年行走经历实现的是心脏与关节双丰收 。
1
日行万步 ,一走就是18年
2000年元旦,意识到自己存在健康隐患(肥胖——身高1.78米 、体重93公斤,餐后血糖高 ,甘油三酯高,好胆固醇低,脂肪肝)之后 ,我下决心改变自己。
健康从我做起,万步路一走就是18年,无一天懈怠。
结果是:
体重下降了22公斤,18年没有大的反复;
重度脂肪肝走没了;
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
父母和弟弟都有高血压 ,我至今血压正常;
血糖保持正常了14年,近三年有轻度升高 。
每天一万步,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 、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等疾病 ,改变的不仅仅是化验单上的指标,更重要的是显著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总死亡率 ,延长寿命。
2
走路会不会伤关节?
关于“每天一万步”伤害了关节的传闻,我的亲身经历是:
我2003年已有膝关节病,膝关节膝盖的软骨已磨损严重 ,甚至有人说可以考虑换关节了。2004年,发现右跟骨骨刺,行走中右后脚跟有明显疼痛感 。
现在日行万步路至今13-14年过去了 ,膝关节很少有不适,2005年右后脚跟骨刺引发的疼痛完全消失,另外之前的腰椎间盘问题无明显加重的症状。
《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有篇文章讲“健身跑的人们关节炎发生率仅3.5%,而选择静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却为10.2% ,竞技体育的赛跑者的关节炎发生率13.3% ”,结论:健身跑有益于关节健康。
坚持日行万步路,尤其走平路 ,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大多数人膝关节是安全的 。由于坚持运动,肌肉强有力了,对关节还有保护作用。跟骨骨刺随着走路可缓解疼痛症状。
我工作的人民医院门诊在5楼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在4层,我都不乘电梯,都是步行上楼。
3
怎么走路才最好?
1 、有效步数一定是一次走30分钟 。
每日中等程度有氧运动30分种 ,高强度有氧运动每日15分钟,每周五次。
有效步数30分钟应一次完成,不能走走停停。具体到老年人每分钟100步 ,30分钟3000步,中青年可走的更快一些 。
连续完成的有效步数才可实现有氧运动的效果,比如降血糖,降血脂(尤其甘油三酯) ,也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控制紧张,减轻焦虑抑郁症状。
2、强度多大合适?
运动的最适宜心率是170减去年龄。也可“跟着感觉走” ,快步走30分钟时,会有适度心悸气短,在适度气温下出微汗 。
健步走时 ,上肢也应摆动,一方面可增加有氧运动量,更好体现有氧运动效果 ,二是有利于锻炼上肢与胸部肌肉。老人行走上下坡,可使用手杖作为安全辅助。
3、 每日总步数应多少?
一些国际心脏学术机构推荐日行万步路,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建议日行6000步 。我理解不必过于刻板。要个体化 ,循序渐进。兼顾有氧运动的安全与效果 。
有效步数之外的步数除增加运动效果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人的活法,即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从见椅子就想坐下,改变为更愿意更习惯运用机场车站候机候车 、茶歇、开会早到各种碎片时间累积步数 ,逐渐养成能站时不坐着,能走动,不静着。久而久之 ,把万步路变成睡觉、吃饭 、工作、学习同样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