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了,总要打打牙祭 ,
山珍海味各种“好东西 ”更是在春节扎堆儿,
“油水过多,酒水不停”的日子 ,
却让痛风患者苦不堪言!
痛风患者为何怕过年
痛风是人体组织中尿酸单钠晶体沉积或尿路尿酸结晶引起的病变,因此可以说,血高尿酸是本病的罪魁祸首 。尿酸是体内一种叫作嘌呤的代谢产物 ,而嘌呤是一种DNA、RNA的代谢产物。我们吃的食物很多都有DNA 、RNA,在体内代谢都会生成嘌呤,人体内的DNA、RNA代谢也会产生大量的嘌呤 ,这些都是正常代谢过程。
动物内脏、沙丁鱼 、熏肉、腌肉、牛肉 、羊肉等都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春节假期往往这些“好东西”扎堆 。痛风患者猛然吃太多,体内分解产生的嘌呤就会骤然高于正常水平,机体无法完成代谢 ,最终就会引起体内尿酸升高。
此外,春节假期人们喜爱的各种饮品也有可能导致尿酸升高,比如果糖饮料和酒 ,都容易导致痛风发作,尤其是啤酒和烈性酒。酒精不仅自身含有嘌呤导致尿酸升高,还可以通过代谢消耗导致尿酸产生增加 ,并且酒精会引起尿酸排泄减少 。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作一个有进有出的水箱,把尿酸比作水箱里的水,那什么时候会出现储水增多呢?不难理解 ,只要当水箱注水过多而又不能及时排出,或者水箱出水被堵后就会引起储水增多。
大吃大喝后体内嘌呤骤然增高,嘌呤代谢加速 ,尿酸骤然增多却不能及时排出,“水 ”越积越多,若长期“储水过多”,最终水箱便会“爆裂” ,尿酸就会跑到血液以外,到达关节这些地方了。
为什么痛风会引起疼痛
痛风患者体内过多的尿酸盐晶体可直接刺激血液及滑液中免疫细胞产生许多炎症因子,在这些因子中 ,有一个叫IL-8的因子不能被血清灭活,会沉积于关节,沉积的炎症因子又会成为炎症细胞的“引路人 ” ,召唤更多的炎症细胞堆积在关节,加快、加重炎症反应的激活过程,最终导致滑膜炎症 ,引发强烈的疼痛 。
由于尿酸结晶特别喜欢沉积在摩擦多、易损伤 、易受凉的部位,而我们的第一跖趾关节(就是脚大拇指和脚掌连接的关节)恰恰就是这样的关节,所以疼痛、滑膜炎症常常发生在这里。此外 ,痛风易好发的部位还包括脚踝、膝关节等。
出现痛风如何应对
如果不幸出现了痛风,那就必须要使用药物治疗!切不可随意听信所谓的“祖传秘方”。
治疗痛风分为“治标”和“治本 ”,治疗时常常要“标本兼治” 。
“治标”就是及时止痛和抗炎治疗。出现急性疼痛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能迅速缓解发作时的疼痛。
“治本”其实就是降尿酸 。临床上用药种类很多 ,比如抑制尿酸生成的药,如非布司他;加速尿酸排泄的药,如碳酸氢钠、苯溴马隆等。但这些用药都有适应证和禁忌证 ,患者应当去医院寻求诊治,遵医嘱服药。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建议用降尿酸药物,这是因为有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 。
指南推荐痛风患者的目标血尿酸水平应<360 μmol/L(<6 mg/dl)。严重的痛风患者 ,如有痛风石或痛风频繁急性发作者,目标血尿酸水平应<300 μmol(<5 mg/dl)。
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防治痛风
根据《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痛风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1.限酒 。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3.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4.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5.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6.控制体重。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8.规律饮食和作息 。9.规律运动。10.禁烟。
高尿酸血症需要治疗吗
高尿酸血症就是血尿酸长期高于正常值 ,但是无痛风发作 。一般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控制血尿酸水平,即调节饮食 、加强锻炼以及控制体重等。高尿酸情况长期存在也会有糖尿病、高血压、肾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当血尿酸≥540 μmol/L时 ,为了预防出现上述并发症,建议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建议应用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
最后提醒大家,长期“油水过多 ,酒水不停 ”,或者体检发现尿酸升高,一定要“管住嘴”!如果发现自己第一跖趾关节出现无故肿痛 、活动受限;甚至发现关节、耳廓、肘上 、肌腱(如跟腱)等处出现灰白色小硬结 ,也要怀疑痛风的可能,需要尽早就医 。尤其是当大餐过后,上述地方一天之内迅速变得十分疼痛 ,持续一段时间后又逐渐缓解,则说明可能是痛风急性发作,应当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