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重用土茯苓治疗痛风经验分享

骨往筋来 文章编号:-20018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土茯苓,出自《滇南本草》,性味:甘淡,平。归经:经;胃经;脾经。功能:,除湿,利关节。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在应用土茯苓性时,国医大师朱良春常常重用土茯苓至60~120g,多获良效。现介绍朱老应用土茯苓性关节痛的独家见解,并附有医案2则。

  案一

  黄某,男,49岁。

  初诊(2008年5月18日):

  诉右侧跖趾关节及内踝关节反复肿痛4年,本次发作加重10小时。患者平素工作应酬较多,嗜酒。2004年开始,时感右侧跖趾及内踝关节,无红肿,常在休息后自行缓解,未予重视。2006年某日,因长跑后原来部位突发肿痛明显,局部发红,并发现皮下硬块,逐步加剧,不能走路,遂来本院急诊。

  测尿酸:896μmol/L,诊为性。予秋水仙碱,随后发生腹痛,伴、解黑便。经胃镜检查,发现(活动期),只能终止口服抗类药,随后对症好转。

  本次发作10小时来诊,症状如前。查尿酸857μmol/L,沉28mm/1h。患者因2年前有服抗类药致合并出史,拒服西药,故来本院寻求中医药。

  查体:右侧内踝及大跖趾关节红肿,右内踝关节高凸,皮温升高,触及皮下硬块约2cm×3cm。

  诊见:舌淡胖有瘀斑、苔黄腻,脉细弦。

  诊断:浊瘀痹(西医为性)。

  则:泄化浊瘀,蠲痹通络。

  方药:

  土茯苓120g,生薏苡仁、威灵仙、虎杖、寒水石各30g,萆薢20g,泽兰、泽泻、赤芍、桃仁、蚕沙、地龙各15g,土鳖虫12g,三妙丸(包煎)、炙露蜂房各10g,全蝎末(冲服)3g。5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5月23日):

  服上方第2剂时,即减半。现不觉跖趾及踝关节,局部硬块缩小为1cm×2cm,质变软。舌淡胖瘀斑已消、苔薄白腻,脉细弦。复查尿酸468μmol/L。此乃急症渐去,效不更方,原方继进,3剂。

  三诊(5月26日):

  已不觉足跖及踝关节,局部无红肿,硬块消失,舌淡胖、苔薄白稍腻,脉细濡。要求巩固,随守缓则其本,调益脾为法。

  方药:

  土茯苓60g,炒薏苡仁、威灵仙、山药各30g, 萆薢 、泽兰、泽泻、白术、茯苓、桃仁、蚕沙、地龙各12g,陈皮、熟地黄、何首乌、女贞子、山茱萸、补骨脂、骨碎补各10g。15 剂,每天1剂,水煎服。

  6月12日电话随访,患者药已服完,未有症状反复。嘱其少食高嘌呤食物,注意生活调摄。12月12日随访,未再发作,复查尿酸 385μmol/L,沉 12mm/1h。

  案二

  吴某, 男,35岁。

  初诊( 2004年7月15日):

  诉踝关节肿痛5年,伴身肿、蛋白尿2年。5年前发生踝关节肿痛,左右交替发作,局部红、热。发作时活动受限,步履艰难。中西医均按性施,未获显效。

  近2年伴面目、下肢浮肿,化验检查尿酸、肌酐值过高,2004年6月某省医院以性炎、尿毒症收住院,经西药,情有所缓解,但患肢仍痛甚而行走困难,肌酐、尿酸下降很慢,由于经济困难,患者不能接受透析,仅住院1周即出院。

  现右踝关节及足跟痛甚,局部肿、热、发红,不能行走,腰膝酸软,头昏而重,恶心欲呕,气短乏力,纳呆神疲,小便短黄,面色晦暗而肿,舌苔黄腻,口气臭秽,脉沉细微数,小腿浮肿,按之没指。

  化验尿素氮22mmol/L,肌酐640.6mol/L,尿酸960mol/L;尿蛋白+++。脉症合参,证属脾亏损,湿热内遏,浊瘀阻络,虚实夹杂。

  则:补益脾, 清利湿热, 泄化浊瘀。

  方用:

  气丸、三妙散、朱氏冲剂化裁。方药包含土茯苓、萆薢、威灵仙、泽泻各30g,熟地、茯苓各20g,山药、泽兰、黄芪各15g, 山茱萸、丹皮、黄柏、苍术、川牛膝、地鳖虫、地龙、大黄各10g,肉桂 3g。服药5剂, 症有所减。继服5剂,肿消痛除,行走如常,精神好转。再服30剂,诸症悉除。

  化验复查:

  尿素12mmol/L,肌酐230.5mol/L,尿酸480mol/L;尿蛋白+。上方随证加减,又服药3月余,无自觉不适,可参加一般劳动,化验尿酸 406mol/L,尿素氮、肌酐均接近正常,后改汤剂为丸续服,以巩固疗效。

  按:

  中医学之说,始于李东垣、朱丹溪,是指广义的历节。从临床观察,其特征有: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 关节以夜半为甚,且有结节,或溃流脂液。朱老认为,其主要机为湿浊内生,瘀滞经脉,而非寒湿外侵。患者多为形体丰腴、痰湿之体,并有嗜酒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痰湿不能泄化,并与津相结为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关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

  朱老认为,急性期泄化浊瘀,可以排泄尿酸,消肿;慢性期和间歇期,在此基础上配合调益脾,可以恢复和激发机体整体的功能,抑制尿酸生成,降低尿酸、改善内环境。

  朱老,常用药有: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泽兰、泽泻、秦艽、赤芍、桃仁、蚕沙、炙僵蚕、地龙等;急性发作期,宜重用土茯苓、萆薢以清热祛湿泄浊;痛甚者土茯苓、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化瘀定痛;肿甚者土茯苓加用僵蚕、山慈菇、车前子、白芥子、胆南星等化痰消肿; 关节者用土茯苓、炮穿山甲、蜣螂、露蜂房等软坚消瘀;慢性期或间歇期土茯苓、生白术、茯苓、苍术、生薏苡仁、何首乌、女贞子调益脾。

  朱老,恒以土茯苓为主药,剂量突破常规,配伍萆薢,多获良效。如此可以泄降浊毒,通利关节,激浊扬清,宣通气化,常在处方中加入虫类药,如蚕沙、地龙等,往往药力倍增,收效显著。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马柔

标签: gnc软骨素含氨糖吗 钙尔奇氨糖软骨素多少钱 乐力氨糖软骨素对胃有影响吗 痛风患者能吃氨糖软骨素钙么 氨糖软骨素要嚼碎吃不